德信体育News
一条街巷 四方美食升腾烟火气德信体育
中午饭点将近,位于官渡区吴井街道董家湾路的小吃街已是一派热闹景象。董家湾76号越南小卷粉店门口排起长队,佤傣边境小食堂的烤肉香气四溢。这条不过几百米的小街,凭借浓郁的市井烟火气,成为昆明新兴的网红打卡地。
“要香菇馅还是木耳馅?”董家湾76号越南小卷粉店内,店员动作娴熟,在薄如蝉翼的卷粉皮上铺上木耳、香菇等馅料,用细细的圆木滚卷起,再淋上特制蘸料,可口美味让食客赞不绝口。老板李加文2011年来到董家湾,从路边摊起步,现在小店每个月都有三四万食客来光顾,成了当地人的宝藏小吃店。
董家湾76号的爆火带动了整条街的繁荣。吴井街道董南社区书记何磊介绍,董家湾路是20世纪90年代通过循环改造升级而成的一条特色小道,2023年逐步形成本土美食商圈。围绕董家湾路76号,临街开了50多家美食商铺。在这里,可以品尝到牛腩饭、烧洋芋、凉拌水果、泡鲁达、调糕藕粉、香蕉飞饼等各式云南和东南亚风味特色小吃。
紧邻卷粉店的佤傣边境小食堂同样人气火爆。融合了傣味、佤味的烤五花肉、老挝舂鱼、菠萝舂牛皮等特色菜品在店门口整齐排列,吸引众多食客驻足挑选。店长李德秀介绍,老板曾到东南亚各国学习烹饪技艺,并融合云南本地口味,精心推出了一批特色菜品,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。在旅居云南持续火爆的背景下,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前来打卡尝鲜。
除美食商铺外,董家湾路段还涉及125、155号两个居民小区,共700多户居民。如何在守护美食街金字招牌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之间找到平衡点,成为社区治理的新课题。
吴井街道董北社区书记黄春燕介绍,社区试点“党建引领+街区自治”的治理模式,引导居民和商户积极参与其中,共同经营好小巷烟火气。社区还指导沿街商户成立了商户自治联合会并推选自治“带头人”,不仅为商户搭建了自主发声、协同管理的平台,更探索出“社区引导+商户自治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。目前,该小吃街共用铺面63家,摊位40个,配备53套公共折叠式就餐桌椅,同时,通过专业保洁、油污清洗、泔水规范管理等措施,实现街区全天整洁。
“特色街巷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和记忆,是游客了解和体验市井生活的窗口。我们要全力打造辨识度高的活力街区,既留住城市的烟火气,又为辖区的发展注入动能。”吴井街道相关负责人说,眼下,董家湾路特色小吃街正聚力打造专属文化标签、丰富美食清单、打造互动体验区等,力争以街区为引擎,将社区打造成集商业、美食、文体、娱乐等多维度多业态的综合性商业圈,实现社区、商户、消费者等多方共赢。(云南日报 记者张雁群 实习生赵若希)